每次從台北往南部走,回到中南部的鄉村,總會看到許多稻田;尤其到了收成的季節,滿滿的稻穗,隨著風擺動,真的可以感受到土地的生命力。不過,這樣的農村風景,已經開始改變了。要談農村的改變,就必須來看一下農地政策,原本農地就應該做農業使用,不過早在13年前,也就是1995年,政府第一次提出了農地釋出方案,許多農地變更作為工業使用,或者成為住宅用地;到了2000年,政府又開放農地自由買賣、可以興建農舍;2007年12月,有立法委員提案,要修改農業發展條例,放寬興建農舍的土地限制,許多人擔心,農地會不會被大規模開發成為建地,當農地開發的大門一開,會產生什麼樣的利跟弊呢?到底農業發展條例,是發了誰?
就在今年總統大選第一場電視辯論會上,有農民這樣提出疑問:「我是高雄美濃鎮的有機農民,希望總統可以保障農民的耕作環境,農田不要被破壞,對都市人來鄉下買田興建房舍,可以有管制與規劃。」攝影棚裡,農民持續追問,兩位總統候選人相互較勁,到底情況如何?最好的方法,就是到現場一探究竟!
老街上的粄條店、美麗的波斯菊花、純樸的農村生活,高雄縣美濃鎮,就是這樣可以讓人釋放壓力的好地方。尤其,在1999年、國道10號高速公路通車以後,人們不只想到美濃玩,甚至想盡辦法住進美濃。房地產仲介楊宗源說,美濃是山明水秀的農村,他十幾年前就來買地建屋了,現在,還有一堆朋友等著他介紹!
2000年,農業發展條例修法,政府打破過去的嚴格管制,開放農地自由買賣、可興建免稅農舍,此後,美濃成為台灣南部農地買賣的重心,像是美濃山系下,有山水為伴、有稻浪相隨,買賣招牌多得不計其數。
農地,是農業發展的基礎,農地的價值,建立在農作物的生產上;但農發條例放寬農地農有的限制後,不具備農民資格的人,也可以買農地蓋屋,農地上才會出現,以農舍為名的豪華住宅。房地產業者唐健民解釋,如何分辨炒作過的農地和尚未炒作的農地,就要看土地的所有權人是誰,如果農地所有人是高雄人、台南人,甚至是中部、北部的民眾,那麼農地鐵定已經被炒得翻兩翻了。
農地的好壞,跟土壤、水文扯不上關係,和農作物的生長也毫無關聯,市場價格決定一切。這片美濃山下的土地,經過10年變遷,價格已經飆漲2-3倍。農地上,作物越來越少,美侖美奐、圍牆高築的別墅與日俱增,這樣的開發壓力,首當其衝的,就是不放棄農業、依舊靠農地維生的農民。
美濃農民宋媽媽指著高級農舍說,蓋大房子會影響兩邊的農田,日照不均,水圳又會被汙染;鎮公所農業課長楊孝治表示,農舍起造影響農業的生態環境,也不利大面積的機械化操作。
以前從台北到宜蘭,經過北宜公路,至少需要2小時30分鐘;但是自從雪山隧道通車,宜蘭變成台北的後花園,只需要1個小時20分鐘,三星鄉的平疇綠野,就展現在都市人的面前,時間讓距離變得更短,宜蘭跟台北之間,不再有出遠門的感覺,兩地的關係也更緊密;但是在背後,卻有更沉重的負擔。
農發條例規定,農舍座落的基地面積,至少要有0.25公頃,而且農舍最多只能占總面積的10%;可是,田邊到處都是超建的農舍,大多數假日才住進農舍度假的居民,也沒有依規定,在另外90%的農地上繼續耕種,加上生活汙水汙染灌溉渠道,大面積不透水的硬鋪面,降低地下水補注,對農村而言,農舍已經成為農業發展的災難。
雪山隧道通車前,農發條例的修法,就已經炒熱了蘭陽平原的農地價格,當時每年平均增加300戶農舍,主要集中在三星鄉、員山鄉、壯圍鄉等農業地區;到了2006年雪山隧道通車,變化更為劇烈,三星鄉的人口數逐年遞減,但一棟棟所謂的高級農舍,卻如雨後春筍般,在田地裡不斷地冒出頭來。
「一條龍全程服務」、「買農地送木屋」,各種花樣百出的招牌,就插在稻田裡,房地產的熱絡氣氛,可見一斑。地板上的工具、木板和水泥,屋外的鷹架和施工的工人,就在農地上「種」農舍。這樣的景象讓人疑惑,農地可以一代代傳承、一年年滋養眾生,為什麼有人要賣農地?
三星蔥農阿田叔說,2甲大的稻田,一年最多賺20萬,還不算人工哦!農民的勞力價值比外勞還低。宜蘭縣三星鄉長劉燉亮進一步解釋,在三星鄉,65歲以上老人人口占了17%,務農無法養家活口,所以年輕人都在外地打拼,許多老農認為子孫不會留在故鄉繼續耕種,乾脆把田賣掉。
1995年,政府第一次推動農地釋出,開放16萬公頃農地興建工廠和住宅;2000年,農地開放自由買賣,此後農業產值在國民生產毛額中,一直低於2%;2002年,台灣加入WTO,之後年農地休耕面積屢創新高。農民的投資,是天天下田、日日望天,種了不一定有收成,賣了不一定賺錢,最後,年邁或離農農民,只有賣地一途。
2007年年底,第六屆立法院再修農發條例,立法委員試圖將興建農舍的面積規定,從0.25公頃下修到0.1公頃,也就是說,要蓋農舍,只要買0.1公頃的農地,就可以了。雖然當時這項修法來不及完成三讀,但是農地面臨浩劫的壓力,從來沒有停過。
美濃鎮跟三星鄉很像,面積都在120平方公里左右,都有山脈作為屏障,有水圳灌溉良田,還有在地濃厚的人情味。農地自由買賣的措施,在一南一北高速公路的催化下,同時讓這2個以農業為根本的鄉鎮,漸漸失去務農的立足之地。
剛下好秧苗的稻田、在田裡覓食的白鷺鷥、傳統的竹圍農舍和一隻小土狗,這樣的景象背後,是農地守護人類、環境生成文化的重要意義。當農地變成建地、農舍成為別墅,農夫被迫離農、農村越來越都市化的時候,讓人不禁想問,政府的農業政策,究竟是走向滅農還是扶農?肩負發展農業重任的農發條例,到底最後,是發了誰?
採訪側記
可以預期得到,農業發展條例勢必會在新的立法院再度闖關,過去1公頃農地在原有規範下,只能建4棟高級農舍;但一旦修法通過,就可以興建10棟豪宅,這樣的改變,得利的是誰?或許是建商、仲介,也或許是民代、地方派系;犧牲的,是農地的環境生態、是下田耕種的農民。不過,最大的輸家通常不自知,等到我們驚覺農業文化崩毀,糧食安全頻頻亮紅燈的時候,一切都已經來不及了。
留言列表